【話說在前】

日劇《我家的故事》,觀山家全員向。

爆雷爆光光,強烈建議先看完全劇。

本文借用同人板阿響桑的作品〈事情就是這樣子的〉之設定,謹此致謝,並推薦先行閱讀該文。

 

 

2021/06/19發佈於痞客邦及同人板,暫不開放轉載。

 

 

※※※

 

 

 

觀山家的老宅邸,今天也能聽見沉厚的腳步聲。

 

不是活潑生氣的爽俐快步,不是輕巧有禮的優雅碎步,不是放鬆居家的恣意緩步,而是應和著電動輪椅的馬達運轉、只在一樓響起的沉厚腳步。

 

「大哥就是老樣子地愛操心啊。」以彷彿吃相豪邁的兄長也正和大家一起享用午餐的語氣,舞這麼說著,替雞塊裹上一層薄而香鹹的烤肉醬。

 

「壽一?壽一不是去修行了嗎?美國的波多黎各對吧。」我可還沒癡呆、記得很清楚啊。七十餘歲的老人單手捏著漢堡,另一手挑釁似地指向桌邊的子女孫輩,而後被名義上的未婚妻以薯條堵住嘴。

 

「就算去了美國也好像還在家裡一樣,不是嗎。」觀山家的長女神色自若,拋出無意尋求認同的問句。她也並不介意這番回應是否被聽入耳,畢竟注意力被引走的老人正樂得開懷,歡快嬌喊著壽壽要沾番茄醬。

 

觀山流第二十七代宗家的失智症越發嚴重了--偶爾他會憶起長子既已離世的事實,更多時候則是在旁人的引導下認定「超級世阿彌機器」正於海外刻苦修行中。

 

「現在大哥那邊可是半夜,就別吵他了。」舞以洲際之間的時差為由,帶過了壽三郎想和長男視訊的隨口要求。老人沒有賡續追問,捨不得地低頭看向剩下四分之一的漢堡,遺憾於難得的進食樂趣即將收尾。

 

今天也是不記得的日子--圍繞餐桌的他們彼此心照不宣,有一搭沒一搭地閒聊日常瑣事。現在觀山家中所提到的美國,有時指的是外國,更多時候指的是天國。

 

外國也好、天國也罷,都是一樣遙不可及的,她想。舞壓抑了平時會直率吐露的感想,指尖在餐巾紙上擰了兩圈,將氣泡漸消的碳酸飲料遞給唱起即興RAP的丈夫。

 

那年櫻錄下的影片仍繼續使用著,惟為配合波多黎各的時差、營造周全而合情合理的謊言,多半僅於早膳時假充他們正與壽一視訊。老爸偶爾還是很精明的,踊介嘆道,以不知係欣慰抑或無奈的口吻。若真照三餐放送,興許會被發現每次的對話完全一樣、畫面中的人還老是在吃麻婆茄子。

 

那聲粗獷宏亮的「開動!」是獨一無二而無法取代的。但再怎麼說,既然他們曾度過了沒有長子領銜高呼的年年歲歲,想必未來也能這麼過下去的;況且拜現代科技所賜,那已成絕響的臺詞亦並非無法再次重溫。

 

至於那份曾經備受注目的遺囑,則趁壽三郎尚能理解的時候重新撰寫了--在那之後,無論老人所認知的實情為何,皆不復重要。觀山家的孩子們一致同意,別再於父親將燃盡的遲暮歲月中增添無謂的喪明之痛。

 

揭曉內容而失去效力的法律文書在當年一度流落於垃圾桶和可燃回收區,卻又在幾經猶豫往返後被小心翼翼收進文件夾,彷彿是國寶文物般地。欲言又止的嘴型數次開闔後,簡短的理由終於從喉嚨深處被歪扭擠出,「……畢竟上面有大哥的名字。」

 

除了慣例和認同,留在觀山家的還有諸多其餘--比如長男的寢室仍維持原貌,沒有淪為積放雜物的倉庫。在原本理所當然的第一順位繼承人離開老宅的期間,基本的維護素來由壽限無負責,如今也不過是和過去的二十五年一樣罷了。

 

當壽限無直挺的背脊再度並開始扛負起更多種種後,門下弟子幾次提議代行其務,而他總在搖首婉拒前先漾出下意識的淺笑,「這是我想做的事。」

 

靠電動輪椅代步多年的觀山流宗家早已放棄二樓的使用權,他不再挑剔窩藏牆角或縫隙的紙屑,也不曾察覺那裡少了一人份的生活起居痕跡。誠然,平時罕於使用的房間其實毋須頻繁清掃,且家族的其他成員同樣會不定期巡視,合力維持了一定程度的整潔。

 

「不能老是麻煩壽限無啊。」他的手足們這麼說著,有了正大光明上樓的理由。

 

超級世阿彌機器的戰袍在清洗乾淨後,平整地藏收於木製衣櫥中。踊介原先提議將亮紅搶眼的衣裝展掛於牆,被兄姐接連否決;舞連珠砲似地吐槽那房間可沒有要改造成紀念館,壽限無則一臉為難,委婉地說總覺得哪裡不對勁。

 

反正你們就是覺得我沒有sense吧?不服的么弟自暴自棄著,口氣按捺不住地衝了起來,隨即被低聲喝止,「踊介先生。」

 

這樣進房間時會被嚇到的,後來也真正成為觀山家一員的櫻啟齒道。會被嚇到的,她又覆誦了一次,溫和而柔緩地撫平了執業律師的尖刺。基於直接掛在牆上容易積塵和褪色的現實考量,眾人總算達成共識,點頭同意了最穩妥的方案。

 

自此以後,長男缺席的觀山家逐漸養成某些沒有明言的新默契,比如用餐時會習慣地在屬於他的空位前留一份湯飯;比如當壽三郎的失智症狀惡化後,聲稱超級世阿彌機器正於海外修行;比如任何人只要有意,都可以走進那個房間而不被外務干擾。

 

造訪者們並沒有固定的行動模式,有時於房內繞行幾步後便離開;有時會拉開門扇,在老舊日光燈的照映下凝視失去住人的寢室;有時則靜靜坐臥其中,讓習慣都市步伐的呼吸頻率與緩慢流動的空氣同步。

 

與其說是緬懷逝者的紀念館,倒不如說那裡在不知不覺中成了一個能讓人喘息、能和自己及自己內心的觀山壽一對話的空間。在那裡,他們不會收穫有建設性的回答,不會挨受突如其來的摔角攻擊,只會在老宅獨有的寂靜中意識到腳步聲不曾於此響起。

 

縱使話題的主角已成了一張被線香日月薰染、有著大尺寸及燦然笑顏的個人獨照,他們也能平和而不泛淚光地談論那個有如暴風般突然歸來、激發各種變化的男人。

 

「壽一先生果然還是喜歡和家人待在一起吧。」首次聽聞觀山家三兄妹的發現後,櫻曾微笑地如是說道。

 

比起自己,他更在乎家人,觀山壽一就是這樣的傢伙。所以與其滯留於幾乎只有獨處回憶的臥房,他肯定更喜歡一樓--那是有著父親會操縱電動輪椅四處遊走的生活空間、有著愛子及手足們會夙夜排練的能劇舞台、有著無論好壞喜喪家族全員都會齊聚圍繞的餐廳矮桌之所在。

 

因為是觀山壽一,因為是那個比起自己更在乎家人的傢伙。

 

他們都知道。

 

「大哥就是老樣子地愛操心啊。」以彷彿吃相豪邁的兄長也正和大家一起享用午餐的語氣,舞這麼說著,替雞塊裹上一層薄而香鹹的烤肉醬。

 

觀山家的老宅邸,今天也能在一樓聽見沉厚的腳步聲。

 

 

 

 

 


 

 

 

嗨,這裡是今年第二次發文的Adler

嗯……完全沒想過今年第二篇居然還不是秋直,居然還是新的坑,還居然是《我家的故事》……這劇的威力真的太過強悍。跟家人一起就緯來進度追完,真的看到又哭又笑,而且後勁十足,最後還跑去別的房間偷哭←

 

嘛、既然都看到這裡了,爆雷什麼的也無所謂了對吧……?

本文的源頭是完食全劇後蓬勃而生又無處宣洩的一點想法,不寫出來會一直哽在心頭無法抽離,便試著把幾無份量的零零散散記錄起來。它們原本應該不會成文,但拜讀阿響桑板上發表的作品〈事情就是這樣子的〉後,腦中突然又跑出了一些東西,便嘗試了下。

若各位也閱讀過該文,會很清楚我借用的設定為何:「隨著年紀增加壽三郎的失智狀況也時好時壞,當他又再次忘記長男已經過世這件事時,觀山家的人們已經養成習慣——用去美國武者修行來解釋這件事。」

至於作者的撰寫後記(?)可見噗浪,歡迎大家找超喜歡《我家的故事》的阿響桑聊天!

 

 

這次為了完稿而上KKTV重看EP10,果不其然又哭了一波,本文發表後應該會有好一陣子不會再點開這部吧。扣除EP10外,全劇畢竟只看了一次,是以本篇的任何OOC毫無疑問皆屬於本人。藉此也再次感謝阿響桑,非常慷慨地允諾我借用了設定。

雖然本篇標題號稱是全員向,不過或許該說是「我不在」的全員向就是了。然而就算「我」的肉體不在了,仍有其他尚存的東西,我是這麼想的。

 

寫作BGM是《天國與地獄》的主題曲,手嶌葵的〈ただいま〉。

全文2292字,感謝點閱。

 

 

 

不重要的小追記:日本的麥當當雞塊沒有糖醋醬,基本是芥末醬跟烤肉醬。悲傷發現這點的我,後來就沒有在日本點過雞塊惹。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dler 的頭像
    Adler

    置物櫃借期壹年

    Ad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