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在前】

詐欺遊戲,秋山深一x神崎直,日劇設定。

2013年舊版1122紀念文2017年修正版。

收錄於實體刊物《11/22,此文為試閱釋出。

 

2021/07/10發佈於痞客邦,暫不開放轉載。 

 

 

※※※※※

 

 

 

時序已入天氣轉冷的十一月下旬,帝都大學的準教授秋山深一罩上西裝大衣準備離家,尚未解下圍裙的妻子秋山直則照例至玄關送丈夫出勤。

 

「深一今天能早點回來嗎?」在遞出公事包的同時,她貌似隨意地開口問道。

 

秋山仔細回想,腦中浮現行事曆上的幾個預定行程,包括自己開設在每週五早上的普通心理學課程、與研究室學生們約好的午餐會,以及雖麻煩卻不能不參加的系務會議。

 

前兩項例行公事所耗費的時間頗為固定,相對可能耽擱到的是下午的行政事務;會議本身倒還好,通常沒太多要事也鮮少超時,重點在於結束後往往會被系主任和其他資深教授們拉去附近的居酒屋餐敘,一個晚上便損失大半得令人痛心。

 

縱使再不愛應酬,資歷尚淺還屬新進教員的秋山也無法次次回絕,依舊得適時出席虛應故事;學術界的交際圈並不大,也非外人想像得單純,就算不刻意迎合仍要顧慮最基本的人際關係,盡量避免樹敵的可能。

 

與一般學者不同的是,秋山過去的詐欺前科清楚烙印在身,從未抹去,總有人睜大眼等著從雞毛蒜皮的細節中刁難;是以他更不能落太多口實,讓有心人士趁勢借題發揮。

 

……今天事情不少,恐怕有點困難。」經過幾秒的短暫思索,秋山省略說明簡單道出結論,視線也對上直的雙眸等待解釋--以他對自家太太的瞭解,她心中想必有所考慮才會如此探問。

 

「只是想說深一辛苦了整個星期,希望你能早點回來休息而已。」而且今天是小週末嘛--察覺到他的目光,她笑著否認,而後彷彿怕對方不相信似地補充。

 

貌似極為普通的日常對話,秋山倒覺其中有著微妙的不對勁--很難具體指出,他卻直觀覺得有異,而心理學者所具備的這種判斷向來是準確的;然在無其他跡象佐證的前提下揭露臆測並非秋山的作風,他便放棄追問,改而叮囑妻子別等自己回來吃晚餐。

 

若不先談妥,直肯定會撐著發出嚴正抗議聲的肚子堅持等他歸宅才開飯,而這他可不能容忍--畢竟不餓著她是準教授最底線的堅持。

 

秋山家飯桌上的規矩是兩人要同時用餐,他拒絕在安逸進食時讓妻子仍於一旁忙碌;那原本是為了避免直追求現做料理、遲不入座而訂的原則,卻成了她在這種時候用以反將一軍的說詞。

 

「欸咦、深一今天來不及回來嗎?」配合失落的語氣,頭也略微垂下,眼前的妻子看起來就像被主人狠心拋棄的小動物,令人不忍直視。

 

平常的她會很快抬起臉,頑皮地吐著舌說「沒關係,那我就先把好菜全吃光」之類、有些稚氣而體貼的發言,避免他為此內疚;不過這回她卻給了丈夫一個試圖裝作毫不在意但明顯失敗,以致還殘帶一絲哀怨的回應--儘管原因未明,但這並不尋常。

 

工作方面的因素確屬不可抗力,秋山本人可謂無失無過,話雖如此他仍萌生些許歉意;不假思索而動作輕柔地將直拉進懷裡,他低頭在她的額留下淺淺一吻,多少作為補償愛妻的若干安慰。

 

「我出門了。」帶著依戀,他在直耳邊私語。

 

「路上小心。」縮著身子,她臉紅害臊回應。

 

 

※※※

 

 

一如往常,秋山提著公事包往車站方向走去,他的腳程不慢,十分鐘不到便足已從清幽的住宅區轉踏熙來攘往的鬧街;包括自己在內,上班族模打扮的男男女女從旁支巷弄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加入有志一同前行的隊伍,形成某種仔細思考後才會感受到箇中奇妙的秩序。

 

不若多了一分恣意的夜晚,互不相識的人們在晨間維持著與其他步行者一定的距離,以平穩的節奏揭開工作日的序幕;偶有趕時間的人車倉促而去,短暫打破這股安定,厥後街道又回歸壓抑的沉靜。

 

大部分的商號尚仍深鎖,而少數正準備營業的店家亦還散發著清閒,由寥寥一兩個夥計整理門面;其談話模糊可辨,包羅當日限定商品的預計銷量、藉由節日提升業績的期待,抑或永不愁話題的職場八卦。

 

作為一位心理學研究者,秋山時常觀察週遭環境與身處其中的人們,在通勤沿途之所見聞往往會被權充課堂舉例的對象,幫助學生更瞭解艱澀難懂的紙上理論--不過今日的準教授無暇細聽生意人的精打細算或主婦的街頭巷議,而是滿腦子充斥著自家太太的模樣。

 

直絕對隱瞞了什麼,這點他能肯定--可既然她還不願主動透露,秋山亦暫且裝作什麼也沒注意到,放棄任何旁敲側擊;哪怕是婚姻中坦誠相見的夫妻,彼此也需要個人的空間,不該緊迫逼近地掌握對方的一舉一動。

 

然而,就算十分清楚這樣的道理,就算不斷告誡自己應當放手,秋山仍難以克制地無法不對此耿耿於懷,揮之不去的煩躁更使他今天的腳步特為沉重,彷彿踏於稠膩的沼澤地般寸步難行。

 

列車即將離站的警示音響起,他滿懷鬱悶地擠入通勤時段的電車;秋山家所處的鐵路系統屬於混雜率偏高的路線,上下班時間通常客滿為患,若不幸偶遇民眾落軌的人身事故更是極致的交通夢魘--但那樣的黑闇卻也僅是窩藏於繁華都市的一角,不為早已麻木的住民留意。

 

金屬牢籠內不太流通的空氣配合高密度人口具有加成的效果,令人在生心理皆產生一股壓抑的窒息感;妻子每天替他燙得直挺的襯衫總會在這段車程中遭受或多或少的蹂躪,每每會紋上看了便不甚舒坦的皺褶。

 

雖說乘車人數已使秋山達到一個毋需扶手便能站穩的境界,他仍拎著一手公事包拉著一手塑膠吊環,盡量避免在緊急煞車時與旁人過度的親密接觸,又或狠狠踩上某個倒楣鬼的皮鞋的機會;當然,這也有減少被誤認或誣指為電車痴漢之機率的作用。

 

心理學者不習慣讓重要物品離身,因而未使用座位上方的置物架,也導致自己全無騰出手的餘暇;儘管在運氣好的時候,他能在特別多乘客下車的轉運站搶得一個空位,但百般無趣地站待、反覆盯著前方的平面廣告才是他在通勤時的常態寫照。

 

本日用以轉移目光的看板主角是相當老牌的藝人三浦友和,半身照配合著「今晚陪另一半吃頓飯吧!」的顯眼字體短暫吸引了附近幾雙目光,但乘客們很快便縮回掌中的書報雜誌和電子產品,又或在枯燥漫長的通勤路上閉目養神,多少偷得一點假寐時間。

 

現下,帝都大學的準教授雖是尋得了西裝上班族的搖頭晃腦和與素不相識的陌生人交換視線以外的定點,卻也未曾將海報真正看進眼;他無意識地緊抓吊環,試圖回溯自己的記憶。

 

首先,夫婦倆本就甚少吵架,這幾天也毫無可能導致爭執的引火線;其次,最近並沒有兩人的紀念日,被直寫得滿滿的月曆上亦未標明今天有何預定活動--配合自己早上的簡短觀察,秋山強力運轉大腦以尋覓所有可能,卻依然徒勞無功地走進由高牆阻擋的死巷,進退不是。

 

思及此,他閉上眼發出近似悶哼又似嘆息的聲音,一籌莫展地強迫自己先靜下心;他可以論定直確實有所期待,可目前仍不知道她的真正想法,而所有異常組合起來--無論是猜不透妻子所思抑或這種束手無策之感--都罕見地在他心底產生欲除卻不去的頑強疙瘩。

 

直到車內廣播響起,值班駕駛員開始放送固定台詞,他方緩緩睜眼,稍挪移動有些倦怠感與僵硬的身軀,準備換車。

 

 

 


 

 

其實一直有打算放第一章出來當試閱的。

雖然2021年的現在,《11/22》實體本都已出版將近四年、少量二刷且也沒剩幾本,事到如今再釋出好像沒什麼意義(笑)

不過重新看了下2013年舊版及2017修正版,嗯、果然還是……有差……(掩面)沒買本的朋友可以稍微感受一下作者少許的成長(笑)

 

因為不是新文,所以後記就這樣了。

希望很快能再相見!(看著成堆的草稿們)

 

全文2636字,感謝點閱。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dler 的頭像
    Adler

    置物櫃借期壹年

    Ad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